
“机构来了!”这是我们多年来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听到的那些永恒的论点之一。尽管该领域发生了演变,总锁定价值(TVL)达到了数千亿美元,但机构在DeFi中的存在仍然相对较低。通常人们会将缺乏KYC-AML能力作为主要原因,但这一论点日益薄弱。更难以承认的现实是,DeFi缺少解锁机构采用的关键构建模块。
DeFi具备成为机构平行金融系统的所有技术基础,但要释放其潜力需要两个关键因素。首先,DeFi迫切需要为机构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此外,该领域必须通过满足传统金融中大型机构的要求来努力获得强大的验证。如果我们考虑BlackRock BUIDL项目在验证代币化证券和现实世界资产(RWA)方面产生的影响,那应该成为机构DeFi的北极星。
我们正在进入全球市场利率下调的时期,这可能对DeFi非常有利。不利用这一点来催化机构采用是一个被浪费的机会,但我们需要解决正确的挑战,而不是过分简化问题。
机构DeFi的有限增长通常被解释为缺乏KYC和AML能力。在2021年DeFi市场达到顶峰时,几家蓝筹DeFi协议尝试启用KYC-AML功能以吸引机构,但并未取得显著成功。如果KYC-AML是传统金融机构拥抱DeFi的主要障碍,而我们正值牛市周期的高峰,那应该会奏效,对吧?发生了什么?
原因在于,虽然许多机构DeFi产品需要KYC-AML,但这对释放市场潜力来说远远不够。如今,DeFi仍然缺乏机构的金融基础设施,因此添加KYC-AML只会导致同样缺乏机构的市场,只是验证了投资者身份。在大型机构资本的背景下,DeFi仍然被视为二级市场,不是因为缺乏KYC-AML,而是由于缺乏机构级别的能力。
相对于KYC-AML,机构考虑DeFi时更重要的因素包括有限的资本效率、技术和经济风险、极度分散的流动性以及缺乏机构级别的投资产品。即使DeFi中的所有协议明天都启用KYC-AML功能,也只会导致机构采用的边际增长。
证券通证自2018年以来就被誉为加密货币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但市场多年来的采用率相对较低。证券通证的价值主张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平台都具备KYC-AML能力,但这并不足以受到机构的认真对待。在那段时间里,像Securitize这样的公司增加了经纪人、转让代理和机构入驻等机构准备就绪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导致了BlackRock对该领域的信心。BUIDL在Securitize打下的机构基础上构建了,比如其转让代理和经纪人的能力。
证券通证市场可以有效地分为“BUIDL之前”和“BUIDL之后”。BUIDL使证券通证合法化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水平。DeFi需要朝着BUIDL时刻努力,第一步是启用机构级别的基础设施。
在DeFi中实现机构级别能力的路径有三个主要途径: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构建投资产品,以减轻现有DeFi协议在机构采用方面的一些限制的想法。
这一趋势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资本效率。在当今的DeFi中,像自动做市商(AMM)这样的协议依赖于基本的线性算法来平衡流动性,与传统机制(如订单簿)相比,这仍然非常低效。同样,在DeFi中的大多数借贷都是过度抵押的,对扩展施加了重大限制。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新一代的DEX或借贷工具,它们以当前一代DeFi协议为基础,但为机构提供更具资本效率的渠道。
这一趋势的另一个例子是资本碎片化。在当今的DeFi版本中,资本分散在数百个协议和不同的链上,互操作性有限。新协议和生态系统的推出正在加剧这一问题,使其达到了对机构来说不切实际的水平。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抽象资本访问的基础设施是吸引机构资本进入DeFi的最简单和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之一。
随着DeFi的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在DeFi协议中实现原生的机构级能力。这一想法的典型例子是在AMM或借贷协议中启用机构优先池或市场。在当今技术上是可能的,比如Morpho Blue或即将推出的Uniswap v4或Aave v4等协议。阻碍因素在于流动性形成、安全性等方面。
另一个经典例子是保险基础设施,在当前形式下仍然非常基础。原生DeFi保险可能是DeFi中机构采用的主要突破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建立能力,以使机构能够与DeFi进行互动,但是如何为已经得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产品提供DeFi能力呢?DeFi长期以来一直在构建衍生品,以便在DeFi协议或不同生态系统中实现对金融构建的访问。wBTC和stETH利用这些原则在DeFi中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动力。同样的想法也适用于通证化的国库或类似BUIDL的工具,通过具有正确监管结构的衍生品可以在DeFi中提供。
DeFi中机构的采用不足主要是由于能力限制,而不仅仅是监管不确定性。市场即将进入一个有利于DeFi采用的低利率周期。在这种环境中建立正确的机构基础设施对于DeFi的成功至关重要。这可能是DeFi在可预见的未来抓住机构关注的最佳机会。如果存在正确的机构级能力,机构将会来到DeFi。
注:本专栏中表达的观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代表CoinDesk,Inc.或其所有者和关联公司的观点。